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地球多重_ 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读后感

时间: 2022-08-26 00:00

想知道宇宙有多重吗?显然,我们不可能找到一个足够大的称。问题的答案,也许阿基米德早已给过我们提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人类很难想象宇宙尺度的概念

当然,用杠杆原理就想称出宇宙的重量的可能性也仅仅存在于理论中。其实百科全书上已经记录了科学家测量的一些数字: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每颗的质量是1024至1027千克,而太阳达到了1030千克。我们的星系质量约为1042千克,整个可见宇宙的质量达到了1053千克左右。

人类很难想象如此巨大的质量是什么概念。然而,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却一直锲而不舍地继续完善这一看似无法衡量和绝对不可想象的测量。2019年底,一组研究人员公布了对银河系质量的一份新估算报告,报告估算了包括暗物质在内的银河系的总质量。

银河系的质量相当于8900亿个太阳

该报告显示,我们的银河系的质量相当于8900亿个太阳(其中大多数是暗物质,只有600亿的太阳质量来自于我们能看到的所有恒星和气体),最大或为1000亿个太阳。这些数字可能看起来难以理解,但都可以追溯到一种质量引起的相互作用力上。

但首先,我们需要弄清重量和质量的区别:质量和重量的本质上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但它们又有密切的联系,它们是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建立起来的。根据官方定义,“重量”描述了对物体作用的引力,它会因为引力场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是质量并非如此,质量不会因为引力场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质量是恒定不变的。

那你可能会继续问,既然重力是因为引力,那质量是由什么引起的呢?如果我们把物质不断地进行切分,切到不可再分的粒子,那么物质的质量应该就是这些粒子质量的集合。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然而,当我们真的去这么做的时候才发现,这些质量只占了宇宙整体质量的不到1%。那99%的质量是从何而来呢?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下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质能方程部分,E=mc2。

这个方程其实就告诉我们一个事:质能等价。也就是说,质量和能量其实是同一个东西的两个物理量。所以一定的质量对应一定的能量,通过E=mc2可以进行换算。而物质99%的质量,来自于束缚夸克的强力所释放出的能量对应的质量。

研究人员真正追求的是质量这种恒量,然而,通过天文观测“称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最终还要归结为测量物体与其他星球之间的引力。

01 地球有多重?

天文学家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去对我们脚下的地球进行测量。早期的尝试是通过猜测地球的大小和密度,从而计算其质量。到17世纪,对地球直径及其体积的估计已经相当靠谱了,但是没有人能够确定密度——无论这个星球是由水还是岩石构成。然而后面的科学研究证明,大家都错了,因为这个星球实际上主要由金属组成。

卡文迪什和金属球实验

为了计算出地球的密度,英国科学家亨利·卡文迪什(Henry Cavendish)在1798年测量了地球的整体重力。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在17世纪曾证明,所有物体都对其他物体有引力,而那些质量更大的物体的引力更大。

卡文迪什将小金属球用线吊起来,在附近放置较重的球体,观察线的扭曲,以确定引力的强度。随后通过比较测量出的引力强度和地球对小球的引力,他利用牛顿方程计算出地球的密度大约为水密度的5.42倍。根据现代物理学,他和精确数字的误差只有0.7%。

02 太阳和其他行星有多重?

质量的定义与两个物体相互引力的强度有关。因此,一旦牛顿和卡文迪什计算出了地球上重力的强度,从而得出了地球的质量,科学家们就拥有了对宇宙其他天体“称重”所需的工具。

通过公转周期可以计算出太阳系其他天体的质量

太阳对地球产生的引力使地球每365天绕太阳一周,因此就能计算出太阳的质量。同样,通过把太阳视为和其他太阳系行星匹配的天体,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行星的公转周期计算其质量。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得出月球的质量。

本页标题:地球多重_ 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读后感

本页地址:http://dullr.com/ziti/ziti/changshi/4546.html

转载请以链接标题或地址的形式注明出处,谢谢!本站部分文章转自网络整理,如有侵犯您的版权信息,请联系我们删除!